人才培养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海创杯”创业典型 | Hallo仿生导盲机器人:让盲人感受世界的美好
    2019年12月19日 20:54

“海创杯”十届赛事,点燃的“创业”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十年,过万个项目及三万五千多名参赛者参赛,大批的项目生在基层、长在基层,对于年轻的海南,这是一支不能低估的新生力量!在当前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的背景,为展现海南省“海创杯”创客风采,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特别策划了2019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创业典型系列宣传,借此鼓励更多的创业有志者走向创业道路。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11月1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中国的视障群体很大,但导盲犬却比大熊猫还少……”出于想让盲人的生活变得更轻松方便的初心,海南大学的几位学生自主设计、研发了Hallo仿生导盲机器人。现在,Hallo已经可以用机械臂在地上行走并自行躲避障碍物。2019年10月,该项目获得2019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创意组三等奖。

初心:为助盲人安全出行 海大创业团队自主研发电子导盲犬

“今年5月,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条热搜,说合肥首只导盲犬遭拒载,让我们深受触动。”EarthFish团队成员、海南大学2016级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班学生郑鑫锟告诉记者,一开始他们的团队是因为对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有着共同的兴趣而组建的,但看到导盲犬被拒载的热搜后,他们做了调研,发现中国有很多盲人,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见到他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导盲犬非常少,甚至比“国宝”大熊猫还少,于是,EarthFish团队就想在正在研发的自动驾驶小车项目基础上,研发设计电子导盲机器人。

“如果我们成功研发出实用、价格低廉的电子导盲犬,这将会给视障群体带来很大帮助。”郑鑫锟说。

于是,由刘涛、郑鑫锟、黄奥和邵振棠等四位海南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组成的EarthFish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开发电子导盲机器人。

据EarthFish团队队长刘涛介绍,他们打算通过深度学习和语音交互来实现导盲机器人自动避障和引导盲人的功能。在目前的设计中,电子导盲机器人前端装有两个摄像头,一个用于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实时采集路面图像信息后反馈到预先设置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另一个摄像头则用于实时检测避障。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测试、修改,EarthFish团队已经做出了可以用机械臂在地上行走并自行躲避障碍物的电子导盲机器人样机,命名为Hallo。

成长:“海创杯”参赛经历让团队成员获益良多 发现自身短板

从无到有设计制作一个作品,过程几乎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Hallo的诞生也非异类。在研发Hallo的过程中,EarthFish团队也遇到了许多挫折,大家几乎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发,熬夜赶工成了家常便饭。

“有了想法后,该怎么去实现?这是项目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后来渐渐有了雏形之后,有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失败、反复试验、反复探索的过程,很‘烧钱’,团队的经费也捉襟见肘。”EarthFish团队指导老师之一、海南大学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辅导员吴迪说,所幸学院有专项的课题经费,在学校的支持和同学们的钻研努力下,Hallo的功能日渐完善,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10月,EarthFish团队带着Hallo仿生电子导盲机器人项目参加2019第十届“海创杯”海南创业大赛,并获得创意组三等奖。此次参赛经历也让团队成员获益良多。

“决赛答辩的时候,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的创业项目应该具有的特征,这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在创新创业上的不足。”郑鑫锟表示,团队很感谢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让他们有机会参加这次比赛,过去EarthFish参加的大多都是技术型的比赛,且获得了很好的名次,这让大家觉得团队取得的成绩已经很好了。但参加“海创杯”后,从优秀的竞争对手身上,他们意识到自己过于专注于技术,忽略了专利申请、市场开拓、融资机会等方面,发现了自身的短板。

愿景:希望电子导盲机器人能助盲人多感受世界的美好

“海创杯”结束后,EarthFish团队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认真梳理、思考了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补足短板的方法。

“接下来除了继续完善Hallo的功能外,我们会着手申请相应的技术专利,也会开始考虑给Hallo找市场,希望未来有一天,我们国家的盲人能用上我们造出来的电子导盲犬,安全出行,多出来感受花朵的芬芳,感受下这个美好的世界。”郑鑫锟说。//www.hainanu.edu.cn

电子导盲机器人Hallo

//www.hainanu.edu.cn

EarthFish团队对Hallo进行改造

//www.hainanu.edu.cn